为认真落实关于党史学习教育及“四史”宣传教育要求,以及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激励全体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发扬长征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6月2日至4日,萍乡电大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赴于都、瑞金两地参观学习,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
⋘第一站:于都⋙
于都县是中央苏区时期中共赣南省委,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中央苏区最后一块根据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起源地、长征精神的发源地、中央苏区全红县之一和苏区精神的形成地之一,诞生了16位共和国将军。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
来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下,巍然屹立的纪念碑高19.34米,底座边长10.18米,象征着中央军委、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于1934年10月18日在此渡河出发,开始长征。我们在这里向革命先辈们敬献花篮、列队鞠躬,围绕着纪念碑追寻他们的光辉足迹,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
在纪念碑下,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宣誓,彰显了党员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信念,全体党员再次接受了一场精神洗礼。
接着,来到当年中央红军出发长征渡河旧址之一:于都县城的东门渡口。这就是中央红军出发长征要渡过的第一条河——贡江,当年于都人民母送子、妻送郎当红军,送草鞋、送粮食,连门板、床板、棺材板都拆下来送给红军搭建渡河浮桥,当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就是从这里随同中央的第一野战纵队渡河的。
巨石上刻写的“长征渡口”四个苍劲的大字,让人脑海里不禁浮现出当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革命领袖和八万六千多红军将士“星夜渡过于都河”踏上漫漫长征路的情景……
最后,来到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这里展示了中央红军出发长征的历史,再现了中国革命伟大转折及苏区人民支援红军的历史场景。
“中央红军长征的背景”“中共中央秘密准备战略转移”“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集结于都”“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夜渡于都河出发长征”“永远的长征”……,在讲解员的解说下不知不觉就走完了五个篇章,那一处处长征旧址,一个个红色故事,一件件红色物件,让人感慨万千,也让大家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习总书记的话“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参观结束后,于都县委党校的李校长为大家上了一堂精彩的党课。李校长分享了自己对党史学习教育三个方面的感受:一是从“五个一百年”中看中国的苦难与辉煌。告诉要大家从中汲取无限的力量,自觉增强身上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二是要充分认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他强调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营养剂,是最好的清醒剂,是最好的聚宝盆,是最好的照妖镜;三是新时代面临新挑战如何进一步发挥学党史的力量和思想开展工作?那就是要戴好“紧箍咒”,唱好“国际歌”,讲好“地方话”,量好体温计,走好新长征。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给我们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新长征,再出发!我们在路上……
●潭头村●
梓山镇潭头村位于于都县城东面,距县城11公里,北临贡水河畔,该村自明初建村至今已七百余年,悠悠古村,民风淳朴,崇贤尚德,风清气正。
来到红军烈士后代孙观发家,客厅里一把胡桃色实木椅子引人注目,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这把椅子上落座。客厅一侧,悬挂着一张2019年5月20日习总书记来到他家做客、拉家常的照片。
随后,大家来到毛泽东同志长征前夕旧居------何屋,整栋建筑青砖绿瓦,古老朴素。1934年10月18日,毛泽东主席就是从这里跨出长征第一步,向着革命的辉煌走去。
⋘第二站:瑞金⋙
瑞金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曾经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她是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驰名中外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之一。解放以后,瑞金以“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享誉海内外,成为人们崇敬、向往的革命圣地。
●叶坪革命旧址群●
叶坪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旧址内有“一苏大”旧址、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红军烈士纪念塔、红军检阅台、红军烈士纪念馆等多处文物。一间间狭窄的的办公室,室内陈设简陋,无不彰显革命先辈艰苦朴素的作风。
大家驻足于红军革命烈士纪念塔下,聆听讲解员讲述那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和惨烈的斗争场景,向长眠于地下的烈士们鞠躬,送去我们无尽的哀思与缅怀。
●大型实战演出《浴血瑞京》●
整部剧真枪实弹的演出,让大家体验到当年红军的大柏地战斗硝烟弥漫的恢弘战斗场景,亲临80多年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盛况和红军长征出发的感人情景。
这是一片热血染就的红土山川,瑞金人民为保卫苏维埃,为中国革命而浴血奋战,红都儿女无私无畏投身中国革命,用生命和献血铸就一座座历史的丰碑,用生命和献血撑起了共和国不屈的脊梁,革命先烈永垂不朽,伟大的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光照千秋!
00:31
●沙洲革命旧址群●
来到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这是当年红军在瑞金留下的唯一自己建造的大型房屋。它造型独特,从空中俯视,宛若扣在大地中的红军八角帽。人们把它称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前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此召开。
随后,参观了毛泽东同志旧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教育人民委员部旧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旧址里的展品及每一幅历史和人物的照片,无不让党员们驻足,感受着先辈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革命精神。
小学课本里的沙洲坝,儿时念念不忘的“红井”,今天真正的见到了。来到红井旁,尝一口甘甜的红井水,体会当年苏区群众“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深厚情感!红井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亲民精神!
总书记说过: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回首充满腥风血雨的革命岁月,我们可以看到一幅幅恢弘磅礴、硝烟弥漫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人靠着一股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历史长河中蕴含的信仰、力量、勇气和方向,将无时不刻鼓舞着我们不忘来时路、砥砺向前行,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书写新的历史、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