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四史 践初心 跟党走 担使命---萍乡电大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暨“四史”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发布者:萍乡电大发布时间:2021-07-27浏览次数:1678


为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724日至26日,萍乡电大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赴铜鼓、韶山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暨“四史”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铜    鼓


铜鼓县是湘颚赣革命根据地的主要组成部分。1927 9 月,毛泽东同志亲临铜鼓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铜鼓第一站:秋收起义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完整地呈现了毛泽东同志领导三团和铜鼓人民举行秋收起义的光辉路程。馆中的每一个物件,每一段文字都见证了党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见证了无数英雄前赴后继的感人事迹。大家不时驻足观看,先辈们的奋斗历程,让每个人都深受感染和震撼。


党委中心组学习


参观结束后,召开了党委中心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会,会议由党委书记荣炳根同志主持,校长宋福坚同志和班子成员、全体教职员工参加学习。



会议第一项:党委书记荣炳根同志传达学习省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市委常委会精神



会议第二项:机关党支部书记雷登科同志领学《新征程面对面》



会议第三项:党委委员、副校长左仁祥同志上专题党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铜鼓第二站:毛泽东化险地


在毛泽东化险福地前,大家现场向毛泽东铜像敬献花篮、肃立默哀,深切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




随后,大家来到了“毛泽东同志铜鼓化险专题馆”、吴家祠(毛泽东同志脱险地旧址)以及“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实践展览馆”。



铜鼓第三站:排埠万寿宫


1927915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第三团回师铜鼓排埠,团部驻扎于此。917日,因一团未能及时赶来会合,毛泽东率三团继续向南转移,直至进军井冈山。期间,曾指示部队下乡访问群众,并在万寿宫戏台召开了群众大会,宣传革命真理。毛泽东在万寿宫经过三天两夜的认真思考,彻底放弃了攻打长沙的计划,确立了由进攻城市向农村进军的思想,为我党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大家在万寿宫前的阶梯上席地而坐,朗诵《西江月.秋收暴动》,这是毛泽东抵达铜鼓在秋收起义前夕创作的一首词,充满着豪情壮志,是秋收起义战斗的号角。大家慷慨激昂的诵读充分展现了毛泽东的革命豪情与斗争精神。



铜鼓第四站:罗湾老屋


罗湾老屋,见证了第四次反“围剿”中军民鱼水情深,也讲述着父子接力守护红军标语的动人红色情怀。白色恐怖时期父亲撕下族谱保护红军标语,解放后儿子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老屋,义务保护红色标语。


大家在老屋前学唱《欢迎新同志》,19326月,铜鼓丰田战役俘敌一个营,战后,在欢迎俘虏兵加入红军的大会上,少共湘赣鄂省委创作并演唱了这首歌。


铜鼓第五站:铜鼓县委党校


来到铜鼓县委党校,县党委办公室主任为我们上了一堂微党课,详实的图片和文字,让大家从一组中共一大档案中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铜鼓第六站:田园浒村


浒村位于铜鼓县东北方向、修河上游,距离县城30公里,这里土地肥沃,民风淳朴,村民勤劳,生态良好,美丽的修河穿村而过,拥有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参观廉政漫画精品展示馆:


参观时氏祠堂:


参观客家文化非遗展示馆: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岁月中,英勇的铜鼓人民不畏艰险、甘于奉献,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巨大贡献,书写了壮丽的历史篇章,铸就了革命胜利的基石。铜鼓这片红色的热土,正以火热的激情和创造,推动红色旅游迅速升温,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韶    山


韶山是毛泽东同志的故乡,18931226日毛泽东在这里诞生。韶山地界路途平坦,屋舍俨然,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成为了大家接受革命传统和历史文化教育的圣地。


韶山第一站:毛泽东铜像广场


毛泽东铜像广场是按中国的“中”字设计的。毛泽东铜像三面由56株雪松环绕,形成四季常青厚实壮美的背景林,56株雪松象征着中华56个民族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瞻仰区前部有12级台阶,纪念区与集会区在12级台阶下,两区面积总和是8000平方米。中间还有长长的瞻仰、缅怀、观景大道。


铜像是按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形象设计的,坐西南,面东北,着中山装,身躯伟岸,双手交于胸前执发言稿,刚刚讲完话收起发言稿抬起头面带微笑的瞬间,目光炯亮。


在毛泽东铜像前合影:


韶山第二站:毛泽东同志故居


毛泽东同志故居共有大小房屋20间,东侧为毛家宅院,共14间,西侧为邻居宅院共5间,厅屋两家共用,现门额为邓小平同志手迹。毛泽东于此诞生并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



三天的学习短暂而充实,让我们再次深刻认识学党史、知党情、强党性的重要性,也让我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伟大成就,更加坚定了我们“学四史 践初心 跟党走 担使命”的决心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的信心!